close
陶冬:通膨失控 一年半內須再升息五次
【經濟日報╱記者許維真、林則宏/台北報導】
   
2007.09.12 04:03 am
 
瑞士信貸(香港)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
記者徐世經/攝影

瑞士信貸(香港)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指出,中國通貨膨脹已經失控,並將對全球經濟帶來重大影響。中國大規模加息無可避免,未來一年半至少須加息五次,其中兩次存款利率必須加息兩碼。

對於大陸公布8月份CPI達到6.5%,陶冬昨(11)日晚間在一場公開演講中指出,中國政府對通脹環境的認識,以及對應措施的實施都落後於情勢。大陸官方對8月CPI達6.5%的解釋是糧食價格上漲所造成,當糧食收成好轉後,通貨膨脹就會降下來。但陶冬不客氣地說:「我認為沒有可能。」

首先,由於種子、化肥都在上漲,因此糧食收成好轉不一定帶來價格下降;其次,近期幾乎整個中國南方都出現大規模水災,北方則是出現大規模旱災,受災面積達到2.5億畝,相當於中國全部耕作面積的25%,因此占中國全年收成五分之四的秋糧收成一定不好。

此外,豬肉占中國人肉食消費70%,但2006年起豬藍耳病快速蔓延,豬仔死亡率達到40%,而從仔豬到可以屠殺約要12到17個月。因此,即便藍耳病立即消失,豬肉供應在明年夏季前也不可能有明顯突破。因此,糧價在一段時間內將維持在相當高的水準。

更令人擔心的,今天中國的通貨膨脹不僅是在糧食。今天上海家庭主婦最擔心的不是豬肉漲價,而是找不到傭人,餐館則擔心找不到服務生,顯示過去幾年製造業缺工問題開始轉移到服務業。這個趨勢若導致服務業漲價,民眾對通貨膨脹預期將發生轉變,工資、租金必定跟著上漲,從而帶動中國下一輪通貨膨脹。

至於中國通貨膨脹上升對全球的影響,陶冬說,至少從2003年以來,中國始終是在輸出通貨緊縮。但今年5月起,情況出現戲劇性轉變,中國變成通貨膨脹輸出國。中國工資、租金、匯率都在漲,出口退稅、勞動法規、環保措施也在改變,這些因素造成中國的出口成本出現非常大的變化,將對全球通貨膨脹帶來影響。

陶冬說,在影響美國CPI的因素中,製造業的比重不高,因此中國因素原本很難讓美國CPI出現天翻地覆式的變化。但今天美國油價比天高,同時勞動生產力下降、工資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因素就可能成為相當重要的市場材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Phil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