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9 電子時報
產業瞭望-次世代產線紛立 面板2009年供過於求?
  
王君毅/電子時報
 
2007年面板業者經由中小尺寸面板新應用推陳出新,液晶電視、筆記型電腦(NB)與液晶監視器等顯示終端需求持續擴張、面板廠新增產能有限等利基驅動,讓多數面板廠在第2季起重新回到獲利的局面,第3季因面板價格持續上揚,預估一線面板業者獲利都可望交出新台幣100億元以上的成績。

而第3季面板廠的財報在南韓樂金飛利浦(LPL)於9日打前鋒,並於9日公布相關營運細節後,LPL果然不負眾望,營運獲利達6,930億韓元(約合7.58億美元),較上1季營運獲利1,500億韓元增加超過3倍。

由於面板新產能擴充仍然有限,加上顯示終端市場持續擴張,讓市場普遍預期2008年面板短缺的情況將更為嚴重,加上第3季面板廠獲利可觀,在荷包滿盈、前景看似大好等考量下,也讓LPL重新宣布啟動8代線建置計畫。LPL宣布,將投入2.7兆韓元興建8代廠,且新廠將在2009年上半開始量產,規劃月產能為8.3萬片,主要將以47吋與52吋電視面板生產為主。

有趣的是,不同於先前夏普(Sharp)、S-LCD宣布8代以上產線布局計畫,LPL決定8代線量產時程後,馬上遭來市場認為將導致面板供過於求的質疑聲浪與疑慮!

市場對不同廠商擴增產線的看法為何如此不同?台灣面板廠在次世代產線的規劃是否因LPL決定量產時程而有所更動?以下將分述之。

次世代面板產線追逐仍不停滯

對應50吋以上大尺寸液晶電視需求,日、韓面板廠追逐8代線以上產線布局的動作仍然持續。繼三星電子(Samaung Electronics)與Sony合資的面板廠S-LCD,其尺寸為2,200mmX2,500mm的8代線於第3季中旬開始進入量產後,日本夏普(Sharp)也宣布其將投入3,800億日圓(約新台幣1,050億元),擴建尺寸為2,850mm×3,050mm的10代面板產線,預計新廠於2007年11月動工,2010年3月開始稼動,且量產後初期月投片量3.6萬片,最大月產能規劃可擴充至7.2萬片。

夏普所規劃的10代線將以57吋、65吋面板切割為主,其並可切割6片65吋或8片57吋電視面板,另外亦同時可切割15片42吋面板。

S-LCD的8代線則可切割8片47吋面板及6片55吋面板,另外,Sony日前表示,由於目前32吋面板短缺,因此也正評估以8代線切割32吋面板的可行性。

8代以上產線的戰略意涵

事實上,52吋以上液晶電視市場規模真的不大。DisplayBank最新統計顯示,2007年7,400萬台液晶電視中,52吋以上液晶電視有100萬台的出貨量,到2010年時,市場規模可望提升到600萬台的規模,而到2012年則有1,100萬台的需求總量,然同期全球液晶電視市場需求量則已達到近1.7億台的規模。不過,從2007年到2015年,52吋以上液晶電視的年複合成長率為59%,為所有尺寸當中成長率最高的產品。

而倘若52吋以上液晶電視有尺寸過大、價格過高、市場規模過小等疑慮與限制,為何夏普、三星電子、Sony仍願意花新台幣千億元的投資籌設8、10代面板產線?一般認為,由於有能力購買大尺寸液晶電視的消費者對終端品牌要求高,對價格敏感度低,因此50吋以上電視市場可望輕易被這類一線品牌業者寡佔。因此,對夏普、Sony、三星電子這類擁有面板產能,同時在液晶電視終端品牌力十足的業者而言,其投入次世代產線建置,看似順理成章。

此外,上述業者的次世代產線,也非全然瞄準大尺寸液晶電視市場需求,其同時也已將8、10代產線投入32~47吋電視面板生產預做準備,並將監視器等面板轉移到7.5代線生產。如此對上述業者而言,向上除可爭食50吋以上電視面板市場,並保有較高獲利空間外,其經由切割面板尺寸挪移(如監視器面板由原本在5代線生產轉移到7.5代線生產等),倘若成本控制有成,更可協助其在獲利與價格競爭上立於不敗之地。

市場對LPL投入8代線的疑慮為何?

然對LPL而言,儘管其背後同樣有樂金電子與飛利浦兩大品牌支撐,然在飛利浦陸續釋出對LPL的持股,2007年持股比重並將從約33%降低到2成以下,讓市場早已出現飛利浦的液晶電視面板將對台加強採購的聯想。再者,相較於夏普、Sony等業者,樂金電子液晶電視銷量相對低,DisplaySearch統計,2007年第2季三星、夏普、Sony的液晶電視市佔分別為18.6%、13.2%與11.2%,高於樂金電子的8.4%,也讓各界對不同業者投入次世代產線建置,看似有不同的衡量標準出現。

另一更值得關注的是,也因為飛利浦與LPL漸行漸遠,而樂金電子液晶電視銷售仍有努力空間,讓LPL屬性越來越偏向專業的面板廠,如此其後續一舉一動,絕對影響並牽動台廠的次世代產線建廠布局。

儘管友達、奇美電子迄今仍未宣告次世代產線的建廠時程與規劃,然當LPL確定將砸錢設廠,在對應競爭的考量下,台廠恐無落後的本錢。如此2009年新一波8代甚至以上產線建置、量產聲浪,恐將此起彼落;且經由產能增多,面板供需勢必增加更多的不確定性。

次世代產線建置波及二線面板廠

這場新次世代面板產線的競爭,受影響的不僅僅只有一線面板大廠。近來雖然華映、彩晶看似已走出自己的路,其中華映縮減液晶電視面板出貨規模,將其6代線約2/3的產能轉移到監視器面板生產,除外,近來華映在中小尺寸面板的布局也更為積極。而彩晶把兩條3代線賣給勝華後,其也寄望旗下Hanns G品牌能夠爭氣,為自家僅存的5代線面板產出找到出路。

然一旦8代線建置成熟,一線面板廠以7.5代線或8代線切割32吋電視面板、19、19吋寬螢幕(19W)、22W等監視器面板成常態,屆時若其在切割監視器面板的成本上能取得更大優勢,如此二線面板廠將面臨更深沉的挑戰。如此,除非另有打算,否則跟進投入7.5代等產線建置,恐也成二線業者的不歸路。

再者,一旦大陸面板廠三合一成定局,投入次世代產線建置也成必然,即便目前市場多認定其初期將以6代線為主,但無論其最終選擇6代或7.5代線建置,最快量產時程也將落在2009年,經由大陸面板業者加入戰局,也將增添面板供需的不確定性。由此看來,在各面板廠被迫不得不隨之擴廠因應的情況下,2009年面板景氣再度反轉,供過於求情況恐異常嚴重的預估,看來還蠻像那麼回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Phil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