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力夏普合攻十代廠 台灣業者備戰
【經濟日報╱鍾俊元、姜常俊】
   
2008.03.30 04:03 am
 

一度與韓國SAMSUNG密切合作,共同投資面板生產線的日本消費性電子大廠新力(SONY),在經過數年的海外面板採購之後,在2008年2月27日,與另一家日本液晶大廠夏普(SHARP)宣布共同合作,投資夏普位於大阪府市的第十代面板生產線。

此項合作案新力將擁有工場約三分之一的股權夏普則持有其餘股份未來2009年工場稼動之後,依據出資比例,新力享有三分之一面板產能,同時雙方亦將攜手進行LCD模組段的生產。

曾經一度被日本業界視為與外人合作的新力,如今重回日本國內,然而更令人跌破眼鏡的是,新力的新夥伴不是別人,正是過去在LCD TV品牌領域強力競爭的夏普。

新力此舉震驚日本業界,也讓人對未來日本液晶產業變化更加詭譎難測。依據2006年至2007年Q3的出貨資料來觀察,三星不斷提高LCD TV的出貨量,呈現壓倒性的銷售優勢。

震驚日本 攪動產業春水

依據新力所發布的資訊,2007年新力的BRAVIA LCD TV銷售量約1,000萬台的規模,但三星的出貨量則是將近1,200萬台。因為品牌效應,新力LCD TV銷售成績一直持續攀升,然而從與三星合作開始,新力常因面板供應不及而感到力有未逮,即使S-LCD(三星與新力合資公司)一條七代線及八代線與三星共享一半產能,新力仍然無法獲得足夠的面板供給。

隨著電視市場尺寸日益趨大,品牌對消費者的效應將逐漸擴大,新力與三星兩大品牌在終端市場競爭勢必加劇,新力若僅仰賴與三星合作,則終將寢食難安。故戰略上新力須採取多方面板來源策略,以降低長久以來面板受制於三星的風險。

雖然從2007年開始,新力即逐步轉向台灣廠商採購面板,只是採購尺寸仍以20-30吋級面板為主,40吋僅有友達少量供應。由於40吋等級以下的LCD TV利潤已低,從新力的出貨狀態來觀察,新力亟欲奪得的市場在於40及52吋等級,但S-LCD在此領域的出貨能力始終無法滿足新力的市場野心,再加上 2008年新力的出貨將追求1,500萬台至2,000萬台的目標,可是與三星合資的第二條八代線能否能滿足未來的需求,似乎讓新力顯露出不安。

新力與夏普共同投資的十代線,屆時2009年4月位於市的工場一旦運轉,以工場每月7.2萬片(玻璃基板)產能規劃進行計算,新力將分得約每月2.5萬片的產能,而十代線鎖定的切割尺寸為42、52、57及65吋,一旦良率提升,即使共享的是三分之一的產能,強大的生產能力仍能對新力在40、50及60吋級領域的市場擴展帶來莫大的助益。

另外,過去新力與三星合資,受限於三星七代線基板規格,40吋成為新力在40吋級領域的主力規格,但夏普對於十代線的規劃42吋產品將是切割重點,這將形成生產上的尷尬局面。

若十代線切割尺寸為42吋時,屆時新力在S-LCD的七代線出貨可能僅鎖定46吋,而八代線出貨可能轉往32、52吋產品;因此,我們可以拼湊出新力的電視產品布局,將來可能充分調度S-LCD的七、八代線及夏普的十代線,並以32、42、46、52、57及65吋等產品為主。

我面板廠 面臨價格競爭

以新力目前對台的採購策略來說,仍然偏重在40吋以下的產品,主要原因在於品牌形象及市占率。對新力而言,20至30吋級的LCD TV競爭品牌眾多,價格戰激烈,利潤已低,打著新力品牌不見得一定能以極高的價格銷售,加上台灣面板價格具競爭力,當然可以做為新力面板供應的來源。

新力、三星、夏普都具有品牌、自有資金的優勢,可主導產品主流市場規格、承受財務風險的實力;反觀,台灣無法承受相同風險,這也是為何台灣在七代線落後韓國約二年、八代線落後日本約三年的原因。同理,何不俟十代線生產設備技術、材料技術成熟後,再規劃投入十代的興建。

雖然新力、三星及夏普在次世代廠七、八、十代廠合作,似以維持品牌形象、提高市占率考量,倘從大尺寸經濟切割50吋級以上產品看,日韓產線與台灣互補性高,對台灣廠商未來的衝擊不大。

但台灣應該思考,倘若2010年後,50吋級以上產品市場需求未能擴大,當日韓品牌業者次世代產能往40、30吋級切割時,全球一線品牌恐將降低台灣面板之供應比例,加上夏普聲稱未來將採面板外賣策略,屆時市場將出現供過於求局面,故台灣面板廠可能將再經歷血淋淋的價格競爭壓力,這將是台灣面板業者的一大考驗。

做大品牌 穩中求勝關鍵

過去台灣產業皆著眼於供應面的思維,故面對十代線議題仍難脫產線投資競賽、缺乏強有力品牌、市場供需失衡的厄運,2006年全球面板供過於求、價格崩跌、虧損累累的殷鑑不遠;台灣是否可能挾面板關鍵零組件生產優勢,積極與全球各區域品牌策略聯盟,打破過去供應面的思維,積極構思「大品牌」的CE產品策略? 這是我們在瞬息萬變市場中要穩中求勝,最重要的求生法則。

「大中華品牌」可能是最容易開始的新思維,期待兩岸廠商可以踏出創意的的第一步。

(作者是工研院IEK/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2008/03/30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Phil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