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12-26 工商時報 
日廠 開打面板新戰爭

袁顥庭

顯示器產業競爭激烈,比產能、比規模之餘,還希望有強有力的品牌,以獲得穩定的出海口。未來顯示器廠商投資單憑一己之力可能已經不夠,透過結盟串連上游供應鏈、取得產能出海口,訴求團結力量大的集團式戰爭將是未來發展趨勢。

台灣、韓國在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場板市場市佔率超過四○%,今年又挾著三代、四代產能搶進中小尺寸面板市場,日本面板廠從掌握中小尺寸面板,到後來專攻高階面板,「台灣廠作什麼,日本廠就被迫撤守」,這個現象又開始在中小尺寸面板領域發酵。

今年台灣中小尺寸面板產業出現一波大洗牌,除了、友達、奇美電、群創擴大中小尺寸面板布局之外,勝華吃下彩晶的兩條三代線、凌巨與華映結盟、元太併購南韓HYDIS三條生產線,台灣廠商相互結盟也帶給日本廠商更大的壓力。

以松下為首的電漿電視市場版圖正面臨液晶電視的侵蝕,而原先為日廠所把持的中小尺寸面板市場也面臨台、韓廠商的步步進逼,使得日本電漿、液晶面板廠商備感壓力無不各尋出路。

先鋒已宣布凍結電漿面板新廠投資,轉而與夏普合作,上週東芝也決定與夏普結盟,東芝跟夏普買液晶面板、夏普則買東芝的IC,雙方交互採購。現在松下、佳能、日立又宣布合資發展OLED面板,更可以嗅出日廠佈局新興顯示技術、希望搶回顯示器地位的意味。

顯示器產業投資大,要投資新產能、新技術,如果沒有下游穩定的需求作為後援,出貨不具規模,獲利就更不容易。以OLED產業為例,全球前幾大OLED廠商幾乎都以供應自家面板需求為主,訴求外賣的只有台灣OLED廠商,從台灣廠商一直都在損平邊緣掙扎的表現來看,就可以知道投資顯示器的辛苦。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顯示器的投資都會是結盟共同投資,可以分擔投資,還可以擴大規模、去化產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Phil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